我花了16个小时,来体验一下普通车软卧跟动车软卧的区别
作者:大大326
前面我有花830块钱体验了一下广州到上海的动卧。并且写了一篇文章,有兴趣可以去翻看。
SO 在相隔半个月之后 z字头普通绿皮(头图照片就是我坐的车,车身绿色)空调车的软卧,有种说法就是,一直有人说我做的广东到上海的动卧不是动卧,而是普通的软卧,动卧应该是纵向太空舱的那种,这个嘛,我只能说动车卧铺的车型很多,太空仓的那种我也坐过,是北京上海区间的,确实科幻感跟体验都很好,但是目前这类车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现在“改良”版本的动卧,之所以说是改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的动卧,只要把上层一折叠,下面就是三个座位,高峰期间坐过几次这样的改装车,虽然体验感一般,但是能解决大多数高峰出行的问题,总比站票或者无票的要好。
下面有很多图,有兴趣可以看看,主要的是说明一个绿皮车的主题。
所以看了那么多照片,我来总结一下绿皮软卧跟动车软卧的区别:
1、票价不同:动车软卧的车票价要比高铁的二等座位略微10%的样子,比如上海到广州高铁是700+,但是软卧上铺是830,下铺930;但是绿皮软卧的票价是远低于高铁二等座的,比如上海到西安高铁也是700的样子,但是普通车软卧上铺只要470,下铺500;
2、车速不同:动车的车速大概是250,普通软卧大概160的样子。直观点说,同样的距离,高铁大概6个多小时,动卧10个小时,普通直达软卧16个小时。
3、车内载人量不同。动卧一车厢40人,普通软卧36人;我观察了差别是普通软卧多了一个盥洗室,这个绿皮车胜出一局(顺便说普通卧铺一车箱57人,动车二等座一车厢100人,高铁二等座是85人)
4、车内设施不同:最大的体验就是插座的数量,动车是每个铺位一个插座,普通车是一个车厢一个插座,这一点有些过分,必须吐槽。
5、上铺的空间不同,得益于普通车的车身高度,车内空间要比动车好很多,特别是上铺。动车的上铺是无法完全抬头的,但是普通车的上铺我坐直后头顶离车顶还有接近20公分的距离。(想一下,动车可能是为了控制风阻,所以层高做了妥协)
6、噪音控制:动车明显噪音会小很多,普通车加速减速的某个临界点会有共振一样的噪音,我几次都是被这个吵醒的。运行起来略好一些。但是还是会有到处晃荡的声音。
小TIPS:软卧车厢是不会熄灯的,需要自己车厢的人控制,每个车厢有个开关,每个铺位也都有阅读灯。硬卧车厢是熄灯的。
查看文章精彩评论,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