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非世界杯_世界杯名单 - clywdl.com

为什么新长的指纹依旧不变?

2025-10-18 01:56:52

转载自 瞻云(zhanyun2028)01一对双胞胎,哪怕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再相同,也会随着逐渐成长,交友、饮食、爱好、心理、学校、伴侣,婚姻等等后天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逐渐有着越来越大的生理差异。除了基因层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生理特征是基因与环境共通作用形成的。例如,指纹。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按照正常逻辑,他们也应该拥有一模一样的指纹才对。但为什么会不同呢?02指纹并不是人类特有。除了所有灵长类都有指纹外,连考拉也有。甚至考拉和人类指纹极其相似,用电子显微镜也很难看出区别。

考拉指纹我们知道,灵长类起源于6000多万年前。但考拉是有袋类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亲缘差距长达2亿年。对于灵长类和其它的攀援性哺乳动物,我们不难发现,灵长类通过指腹攀援,而其它哺乳动物则是通过爪攀援。指纹可增加手指对树木等粗糙表面的摩擦,以及疏通多余的水分,防止水泡出现,并提高触觉的灵敏性。指纹上还有对汗液的精密调节机制,确保皮肤角蛋白层的最佳水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摩擦力,并减少接触面流体层形成灾难性滑移的可能性[1]。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应激反应下,手指会大量出汗的原因。03当然,指纹触觉灵敏度的增加,也更有利于应对突发情况[2]。几乎所有关于指纹的研究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指纹有利于攀援。可以说,我们那些没有指纹的远祖亲近,可能早就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不难猜测,人类指纹很有可能是在2亿年前,第一批攀援性哺乳动物诞生时,就已经起源了。正是因为指纹起源得如此之早,那个时候人类远祖的肢体特征和我们具有明显的差异,那么指纹和肢体发育基因组有关,那就更容易理解了。就像我们的手指基础特征,早在3.8亿年前被四足动物的Hoxa13家族基因决定一样。长达2亿年的演化之旅,足以让我们与早期哺乳动物的肢体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Hoxa13家族基因的控制下,陆地脊椎动物的手指,由鱼类祖先鳍条基部的软骨内成骨发育而成。也正是因为指纹受到基因的控制,所以双胞胎的指纹具有相似性。04那双胞胎指纹,是如何形成差异的呢?指纹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主要在于它形成于胚胎的早期。早在胚胎发育的第10~14周,指肚(volar pads)的基质层细胞在不断分裂生长的过程中,会对表皮-真皮交界处的细胞进行挤压,从而导致真皮组织向表皮方向挤压形成初级纹路。指肚的分裂成长是受到基因控制的,这是先天性因素。但是初级纹路会在胚胎发育期间,经历更为漫长的过程,才能最终形成指纹。指纹大约在7个月的时候才会完全成型,子宫内的微环境对它的作用长达4个月之久。例如胎儿的动作、与羊水、子宫的互相作用,都会有微小的应力作用在细胞分裂上,而皮肤细胞的更新换代很快,微小的差异随着细胞代系迭代积累,最终让双胞胎的指纹,在数月的时间内形成了足够大的差异。

所以,基因不能决定指纹的最终纹路,就像基因能决定一个人头发多还是头发少,但并不能决定具体能长出多少根头发来。05那为什么皮肤破损之后,重新长出的皮肤指纹依旧不变呢?在解剖学上,指纹属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向表皮方向凸起的真皮组织。如果破损的皮肤没有破坏真皮组织的凸起,甚至根本没有伤到真皮组织,指纹自然就不会被破坏掉了。但如果真的破坏了真皮凸起,指纹自然也会产生修复的痕迹。如果大肆破坏真皮凸起,也可以导致指纹的严重破坏。现实中,一些犯罪分子就会通过破坏指纹来逃过指纹检测。虽然指纹是终生不变的,但它并不是不能被破坏的。样貌及其它一些特征和指纹一样,会同时受到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些都会导致后天长相有所差异。除了基因以及后天生理特征的差异外,双胞胎之间还有着人格、心理、认知、智力上的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同样是通过先天和后天环境一起促成的。总之,双胞胎哪怕基因来源相同,样貌相近,还是有着非常多差异的。参考文献:

[1] Yum S M , Baek I K , Hong D , et al. Fingerprint ridges allow primates to regulate grip[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117(50):202001055.

[2] Scheibert, Leurent, Prevost, et al. The role of fingerprints in the coding of tactile information probed with a biomimetic sensor.[J]. Science (New York, N.Y.), 2009.

邝梓洋名字的含义 如何下载电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