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非世界杯_世界杯名单 - clywdl.com

有規有矩——簡牘的五種形制

2025-06-24 22:27:13

簡牘雖然只有竹簡及木牘,但當中也有不同形制。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簡牘,大致分為五種,分別是簡、牘、檢、觚、楬,它們體積各異兼各有功能。考古發現的簡牘,不僅為研究古代史提供了信史資料,而且對中國書籍發現史也有實物例證。

五種簡牘形制

簡,即簡牘的最基本形式,用竹或木製成。古簡長短不一,但也有定制,一般長約等於現在的23厘米。所獲的邊郡公牘和一般書籍,都是用這種簡抄寫成冊。在漢代對抄寫經書和正式詔令文書有具體規定。《後漢書》卷六十九載「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云不忘聖道。」武威所獲的《儀禮》簡,長55.5至56.5 厘米,相當於漢尺2尺4寸。最長的竹簡是居延出土的詔書目錄簡,長達67.5厘米,合漢尺3尺,此即《漢書》上所謂的「三尺律令」。簡的寬度也不均等,書寫字行按寬度而有不同。一般寬0.5至1厘米的簡,抄字一行,寬2厘米的簡可抄寫兩行。

牘,形制為木段,長度與普通簡相同,是一種比「兩行」還寬的簡,其寬度不等,大約4至6厘米,《說文解字》釋為「書版」,所以記文字多數不上百字。一般用來抄寫契約、醫方、物品名目、戶口,因此又有「籍」、「簿」之稱。牘的另一用途是通信,邊郡公牘中均有發現,一般均用一尺見方的牘來書寫,所以信件又稱「尺牘」。

檢,檢的用途有二:一是傳遞文書信件時,牘上面必須加一塊牘,此即檢,在檢上面寫上收信人和發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另一是傳遞機密時所用的封檢,此即兩塊牘用繩子紮起,下牘稱「函」,用以書信,上牘稱「檢」,封蓋函牘。在繩結處加上封泥和捺下印章,叫做「封」。

求签要隔多久才能再求?求签的注意事项介绍 杨子空调质量怎么样(扬子空调怎么样扬子空调质量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