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文莱到底多有钱?国王600多辆豪车,富得六亲不认,只认中国
如果你没有土地怎么办?那你只能租了,文莱的一栋别墅的价格大概在200文莱币一个月,也就是人民币1000块,而且有个非常令人心动的优惠,如果你能连续租三十年以上那么恭喜你。
这栋别墅就是你的了,因为人口非常稀少,外国人能租三十年以上基本上就是这个国家的居民了,而且上学医疗是花钱的大头,可在文莱这方面全部免费,你能花钱的地方很少而且数额很小。
之前网上说起文莱王室就等同于巨额资产的代名词,你们知道文莱的国王苏丹有钱到什么地步吗?
苏丹和妻子
如果有人对劳斯莱斯感兴趣的话应该都知道这种纯手工定制的车每年产量非常少,大概在一百到两百之间,但是在这位苏丹国王的家里就有六百多辆,人家买个车就跟我们买瓶水一样简简单单,毫无感觉。
苏丹也是世界上拥有劳斯莱斯数量最多的人,除了车之外他还有一架波音747—8i,价值在2016年就高达2.6亿美金,折合人民币大约18亿左右,这架飞机在法国奢侈品杂志上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私人飞机。
所以这么有钱的文莱王室大手一挥,文莱国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完全不用交税的国家,不管是个人所得税还是工商税还有出口税全部都不需要缴纳,对于企业有一个象征性的征税,金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别急着心动,文莱对于外来人口非常欢迎,但是想享受这样的福利还是有些难度的,根据文莱法律成为永久居民的前提是需要连续在文莱居住二十年,或者伴侣是文莱国籍。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考试。
没错,考试的科目是严格到惨绝人寰的马来语和马来风俗知识考试,因为从地图上来看,文莱的国土被马来西亚分割成了两半,而且文莱的地理位置非常靠近海洋和港口,虽然很多人认为考试马来语是宗教化带来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无数人参与到考试中去。
文莱的历史
文莱全称为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北部,马来西亚是文莱的邻居,文莱至今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王室在国内代表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在文莱有一句话和中国人有关系,叫“他乡与故乡”。
因为在不到五十万人口中超过十分之一都是华人,所以当你到文莱后发现街面上很多人都是华人,仿佛在国内一样,故乡是国家,他乡呢就是文莱,那么历史上文莱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左右,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梁朝迎来了一位名为拼卡的文莱人,他自称是文莱人并且给当时的皇帝送上了特制的毛毯。
有记载的文献历史就是说从那时起文莱和中国就已经有了联系,后来到了隋唐时期文莱的国王还亲自带着儿子前来中国访问,在唐朝期间文莱在当时被称为“婆利”并且多次派人到中国来献上礼物。
明朝时期文莱也称渤泥国,当时渤泥国被印尼控制并且要求向他们俯首称臣,东边又一直被菲律宾骚扰,于是刚当上渤泥国王的苏丹马合漠沙被逼无奈只能向同样躲避战乱巧合到此的黄森屏等人。
说起这个黄森屏他可不一般,当年朱元璋派他去地理位置重要的腾冲守卫国土,这黄森屏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建造了当时被称为“极边第一城”的石头城,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封他为总兵。
这要放在现代那也跟司令员一个级别,按理说黄森屏在国内干得好好地还升了官怎么就跑到了渤泥呢?其实后来明朝发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事,那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清君侧夺了侄子的皇位。
那次事件朱棣清洗了很多建文的旧臣老臣,皇位的更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和战队,从龙之功往上提拔,至于那些前朝余孽当然要全部砍头了,黄森屏在当时虽然在云南当总兵。
但是这个职位是有很大的兵权的,而且山高皇帝远,加上黄森屏还是当年朱元璋一手提拔上来的,似乎无论出于那个原因,黄森屏都有必须控制的理由,但是黄森屏害怕啊。
他担心自己连累家人,于是率领部众和众多家族全部躲避战乱乘船跑到了当时的渤泥,也就是现在的加里曼丹岛并且由于慌乱在登陆的时候还发生了事故,导致很多人都受伤了。
加里曼丹岛
为什么选择跑到这里呢?
因为之前朱元璋曾经派遣黄森屏出使渤泥,两国之间很多往来都由他经手,而且黄森屏这一跑几乎等于叛国之罪,说他是汉奸并不为过,就这样黄森屏带领千余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发展。
第二故乡文莱
但是当时文莱已经有成熟的政权存在,就是苏丹马合漠沙,因为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侵袭马合漠沙决定向强大的华人政权之首黄森屏求助,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两人为了确保联姻黄森屏把妹妹黄元英嫁给了马合漠沙的弟弟艾哈迈德,这样一来两个政权就牢牢地捆在了一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形成了命运共同体,黄森屏毕竟是明朝时期的总兵。
文莱王室
带领部众一步一步把菲律宾和印尼的侵略者全部打退,挽救了本来即将灭国的文莱,后来随着慢慢的发展黄森屏等人也成为了国家稳定的基石一般,这就是为什么说黄森屏是文莱国家的创始人之一。
直到公元1408年黄森屏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地位煊赫,但是思乡之情在他和很多老一辈人的身上越发不可抑制,于是黄森屏把妹妹留下守家,自己带着当年一同来到文莱的部分人以朝见进贡的名义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这点在明史中同样有记录,不过明史中称黄森屏为渤泥国王,黄森屏的到来让朱棣很高兴,直接下令要求沿途各地要设宴招待,要让他们见到家乡现如今的变化如何。
文莱博物馆中中国瓷器
此时的黄森屏年事已高而且多日的舟车劳顿让他的身体已经无法维持机能,想必他也是到了临终这一刻想把自己安葬在中华大地上,黄森林死在了南京,他还向朱棣提了三个请求。
第一就是将渤泥附近的土地归入大明的版图,第二就是请求朱棣为东南亚的最高山赐名,第三就是请皇帝准许把他安葬在故乡,朱棣全部应允了,还在当今的南京安德门外给黄森屏以王侯之礼立墓建碑。
黄森屏也算是荣归故里了,那座山当年被赐名为镇山,现在叫基纳巴卢山,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明朝就退出了南洋的舞台,加上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渤泥和中国的联系就此被阻断。
英国再次殖民后改为了文莱,也就是现在使用的文莱国,而黄森屏留下的黄氏一族也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直到现在在文莱的民间还有传说文莱王室一直把黄森屏奉为始祖的说法。
这一点是否真实并无从得知,但是从文莱王室在多个场合的态度来看并不是捕风捉影,文莱王室多次在公开场合给黄森屏非常正面的评价,并且在《文莱王室世系图》中把黄森屏列入其中。
中国传入文莱的扇子文化
而且文莱的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道路中有一条路被命名为“黄森屏路”,黄森屏的遗物至今都存放在文莱的王室博物馆之中,黄森屏的子孙黄克孙的墓地文莱王室每年都派人看护和修缮。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民间传闻的话,在文莱的国旗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黑一白两条斜杠,这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两位开国创始人,其一就是苏丹马合漠沙,另外一道斜杠代表的就是黄森屏。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孙佳梅《宋代至清末中国和文莱关系研究》;2015.06.01
中国知网;赵凯莉《文莱华人宗教信仰研究》;2018.07.20
中国知网;曹云华,冯悦《东南亚华人政治参与现状与趋势》;2021.03.10
中国知网;刘春杰《英属波罗洲特许公司研究(1877—1946)》;2021.06.0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